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资讯 > 行业动态

沿江沿河增长极或使楼市再迎发展机遇期

作者: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发布时间:2014-06-19

 

6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
 
而此前一天,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范恒山在中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发布会上亦作出相似表态:我国区域发展的下一步战略将注重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的引领发展,积极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和增长极。
 
借力黄金水道,沿江沿河地区的发展或将迎来新一轮重要发展机遇。“以水串起或圈定流域城市、成条状或块状地划定区域经济带,未来,‘有水的地方就有机遇’。”易贸资讯区域宏观专家、宏观分析师马泓这样解读以上两次会议中传达的信息。
 
新增长极
 
呈“234”队形
 
马泓通过实际考察和调研,认为除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冀三大传统经济圈,未来会形成规模的新经济增长极至少还有三个。这三个区域从城市联合数量上可分为“234”。
 
“2”是成渝地区。“首先,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长江上游,水系很发达。因此从2005年起,两地就开始联手打造长江流域经济带。”马泓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介绍,近10年里,两地在经济互融、产业互动方面颇有一些成效。
 
“其次,一个省会、一个直辖市,两个城市的行政等级都够高。这一方面具备了很强的资源聚集力,另一方面也会在信贷资源和财政拨款上有很多优惠。”马泓还认为,同样是相邻甚近的两个“大哥”级城市,成都和重庆的关系要比北京和天津融洽。“一个省内的人,成长环境、思维方式、行事风格都会很近似,磨合期短、融合度高。”
 
“政府此番格外重视沿江区域的引领发展作用,并准备进一步深入发掘长江经济带的含金量,成渝地区绝对能借得上力。”马泓对成渝地区充满信心。
 
“3”是晋陕豫地区,即所谓的“黄河金三角”。马泓认为,这一区域的机遇和问题并存。“‘黄河金三角’所涉及的城市均是山西、陕西和河南的边缘地带,行政割裂,需要通过资源整合‘焊接’到一起。但这几个城市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很相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也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说白了就是没有一个地方能带得起头。”同时,这三省的区域组织合作在实操中也的确面临着困难。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资金来源、利益分配和征地拆迁退赔负担等地区间利益协调。“都是难于出钱、乐于赚钱,这让很多早已达成共识的跨地区重要项目至今搁浅。因此说该地发展起来还需时日。”马泓如是说。
 
“4”是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市。马泓将它们统称为“中四角”,即中部腹地的四个互相接壤的城市。四者的共通之处一是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二是都为省会城市。“第一点确保了交通运输的便利,同时也划进了国家最新提出的发展区域范围;第二点则保证了具备行政等级、经济总量、劳动力人口等基础条件。”马泓说。
 
“无论哪个区域,关键要做好四个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侯景新将其总结为16个字——“完善机制、提升层次、拓宽领域、丰富内容”。
 
沿线楼市或将
 
再迎黄金期
 
“区域的发展基于区域人口的活跃,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房。”重庆市房地产开发协会策划总监孙小强说。“自古以来就是依水之地多富庶,沿江区域的人们很具有购买力,再借助这一轮的政策支持,房企的进驻、库存的消化、需求的新增等方面都会再有进展。”
 
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总工程师苏奎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合肥为代表的安徽楼市目前平稳健康。“合肥市的房价水平大约在6500元~7000元/平方米,这对于一个省会城市是很合理的。”据他介绍,合肥市目前的需求量很大。“合肥的地理位置在全省正中,是安徽省第一大城市,很能聚集人气。所以很多外地人喜欢来合肥买房子,据我们统计,外地置业者已占总比例的38%。”
 
苏奎所言不虚。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查阅《合肥城区新增人口来源》了解到,到2012年年底,合肥户籍人口710.5万人,而常住人口757.2万人,这意味着,这46.7万人都是外籍来合肥常住的。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专家组组长开彦分析称:“经济发达城市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对流动人口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大量流动人员到大城市后就不愿离开,融入愿望强烈。这也就形成了‘盆地聚集效应’。”
 
“人口就是合肥房地产的底气。”苏奎对“盆地聚集效应”也很认同,并认为合肥透明的土地出让机制、相对足量的建设用地储备等,也是让合肥房地产业未来大有可为的利好条件,从国家接连召开的两次会议,都能预见到合肥乃至整个安徽省未来房地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振兴。
 
长沙市住建委某领导则把“中四角”的说法比作下围棋。“国家现在是将全国当作一盘棋,划区域‘做眼’——要知道一盘棋里只要有两个‘眼’,就能永远在棋盘上生存发展,属于这块棋的所有棋子都是‘活子’。而国家同时规划了这么多区域的战略,一定是盘胜局。长沙若真成了‘黄金角’之一,长沙楼市也可能再次迎来黄金期。”
 
“长沙在全国城市排名中只能算作二线中等发达城市,拿地成本不高,因而吸引了很多房企进驻。”长沙本土一家开发企业的副总经理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在长沙,外来企业和本地企业的竞争现已在产品、概念、文化、营销手段等全方位展开了。但竞争是好事,竞争才能激荡和加温市场。”